|
代表履职故事丨区人大代表李颖:情系民生践初心 深耕热土担使命 |
稿源: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大 发稿日期:2025-07-21 09:00 【字号:小 中 大】 |
![]() 在海滨街道团结村社区的便民服务台前,李颖的声音常与居民的家长里短交织在一起。她攥着老人的医保卡逐行讲解报销细则,对独居户的用药清单记得比自家购物单还熟;调解邻里纠纷时,手里的记事本总在快速记录症结,迅速拿出化解方案;每逢暴雨夜,也是她穿着带泥点的雨靴,逐户敲开低洼处居民的家门。这位深耕基层二十一年的区人大代表、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,把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誓言揉进柴米油盐,将群众的“小事”焐成心头的“大事”,让她的履职答卷写满了烟火气的民生温度。 ![]() 俯身听民声:把笔记本变成“民情数据库” 从社区书记到人大代表,身份叠加的是更沉的责任。团结村小区作为1981年建成的油田老楼,如今因“学区房+低房价”的特质,成为积分落户的“香饽饽”,70%的租户构成让社区呈现“三多一少”特征:外来人口多、积分落户多、陪读家庭多,常住居民少。治理难题如蛛网交织,李颖却有破解的“金钥匙”——倾听。清晨的健身器材旁,她蹲在张阿姨身边记录“休闲座椅不够用”的诉求;傍晚的单元门前,她踮脚为拄拐杖的王大爷丈量装扶手的尺寸;回到家中,安顿完一家老小吃喝,她又坐在灯下,对着笔记本梳理三单元漏水纠纷、五号楼晾衣杆短缺等民生清单。居民们常说:“李书记的本子记满了柴米油盐,可她的心装着咱千家万户。”一摞厚厚的笔记本,正是她用脚步丈量60栋楼、用耐心倾听1800余户居民心声后,攒下的最鲜活的“民生账本”。 躬身办实事:让废弃油井绽放“幸福之花” “社区工作者的鞋跟,要能磨出居民心坎的温度。”这是李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小区中心那处 2000 平方米的废弃油井,曾是居民的“心头堵”——杂草齐腰深,蚊虫成团飞,老人绕道走,孩子不敢近。李颖带着社区干部连续半月蹲点调研,画出“居民需求热力图”,上班族盼停车位,宝妈们要活动场,老人们需散步道。她拿着图纸一次次和油田单位探讨,在会议室里反复和大家研究合理规划,“这里不该是城市伤疤,得变成民生亮点!”施工期间,她每天清晨就到达现场协调管线迁移,正午顶着高温监督混凝土浇筑,傍晚挨家挨户解释施工噪音。如今,这片土地旧貌焕新颜,透水砖铺就的休闲区里,孩子们追逐嬉戏;健身器材旁,老年人活动筋骨;规划整齐的停车位上,车辆有序停放。居民李大爷竖着大拇指说:“这闺女把咱的愁事儿,办成了最暖的舒心事儿!” 巧解千千结:用“铁杵精神”筑牢安全防线 团结村社区因为房龄长、沿海地区海风侵蚀等原因,经专业机构检测,发现四百多户阳台存在安全隐患,这些阳台的加固工程,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。可入户施工的提议刚提出,就遭遇到不少群众的抵触,“我家刚刚装修,动不得!”“是不是想趁机乱收费?”李颖以“铁杵磨针”的耐心,带领社区工作人员,三伏天守在单元门口,递上冰镇纯净水给居民讲安全隐患;周末带着技术人员上门,分析此次加固的必要性;深夜一对一和居民沟通,在微信上和居民展示阳台坠落的事例和图片。对坚决反对的住户,她上演了“车轮滚滚战术”:第一次遭冷遇,第二次带施工队,第三次请老邻居劝说,直到第五次,住户终于答应进行入户施工:“李书记,就冲你这份执着,我信你是为我们好,我同意!”经过大家的一起的努力,团结村阳台加固工作像今年这个夏天的气温一样,热火朝天、如火如荼的进行着,居民王女士特意送来锦旗:“小举动守护大安全,真担当温暖百姓心。” ![]() 二十一年的社区路,李颖像一枚精准的绣花针,将党建红线、民生金线、治理银线,密密缝进社区肌理。作为人大代表,她提出的意见建议,都来自那本写满民生的笔记本。“把每件小事办实,就是最大的实事。”这句朴实的话,正是她践行初心的生动注脚。在基层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李颖仍在阔步前行,用实干担当续写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履职答卷。 |
|